close
豎琴蛙是日本學者T. Kuramoto於1985年根據採自琉球西表島的標本命名,學名拉丁文psaltes指的是豎琴,形容其叫聲有如豎琴的聲音。
豎琴蛙目前僅知分佈於琉球及台灣。
豎琴蛙的外型與棲息環境和腹斑蛙都很像,常被混淆成同一種。豎琴蛙體型較小,屬於中型肥碩,體長約4到5公分。鼓膜周圍有黑色菱形斑。背部是灰褐色或深褐色,有一條明顯淺色細長的背中線直達吻端,體側有一對淺色細長的背側褶。
最早是在南投縣魚池鄉蓮華池被發現,繁殖期是四月到九月。豎琴蛙雄蛙通常各自分散在水池旁的植物根部鳴叫,會挖洞,洞中有積水,雄蛙就窩在洞中鳴叫,吸引雌蛙入內交配產卵。叫聲類似撥弄琴弦的聲音「搭、搭、搭、搭」,細膩悠揚。卵成團產在水邊雄蛙挖的泥窩中,每窩約100粒卵,和腹斑蛙產卵於水面上有所不同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