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西元1736年(乾隆元年),右堆統領林豐山、林桂山兩兄弟帶領40餘人越過荖濃溪來到美濃山下入墾,並在靈山山腳下建立「開基伯公」,這是客家人開墾美濃庄之始。


早期客家人遇到叉路或十字路口,只要路旁有棵大樹加上大石頭,就會綁上紅色布條,砌個方形凹槽作為插香的地方,這就是「伯公壇」。


伯公,就是我們講的土地公廟,單是美濃鎮就有370多座,而最早的一座,就在靈山下的「開基伯公」,祂是客家文化的代表,也是客家人民生活的心靈寄託。


伯公前,虔誠的上一柱香,瀏覽著碑石上的開庄始末,旁邊是美濃窯,聳立在前的是連綿的美濃山脈,要走靈山、體會客家文化,或是到美濃小鎮,這裡才算開始。


「靈山,屬玉山山脈尾稜月光山系,於月光山與旗尾山連稜中間區域,居旗山鎮、美濃鎮、杉林鄉的交界點。靈山步道最高點在人頭山與靈山間之平緩鞍部,高約287公尺,是美濃知名的郊山步道。美濃鎮 300年的開庄歷史,即從靈山下開始,漸次發展成今日的規模。」

靈山步道是由林務局規劃的步道,位於旗山鎮、美濃鎮、杉林鄉交界的靈山,標高476公尺,有著一顆編號476的三等三角點,取其山容如鷹鷲展翅,靈氣上升而命名,步道長約1公里,爬升高度約為287公尺,是一條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參與踏青的步道,靈山步道入口位於美濃窯旁,山腰有一寺廟名為雷音寺,通常登山健行的遊客會將車子停在此處,或停在入口旁的福德祠,登上靈山可眺望美濃鎮,

靈山位於旗尾山脈過渡到美濃月光山的中段地帶,入口處和美濃窯一樣,雷音寺就在靈山的山腰,最高點 476公尺,有一個三角點,靈山是美濃知名的郊山,每天都有近百人次來爬山運動,雖然有些路段很陡,但全程到稜線都是水泥路段,前段是那種令人走到流大汗的60度急陡坡,兩旁是竹林,以莿竹、麻竹居多,風吹的沙沙作響,沿途竹林次生林正取代一些樹種交替演化,轉過一個彎即到達稜線上的涼亭休息區,廣大的平台有間伯公祠,稱作「靈山福德祠」,旁邊有石碑記載沿革始末,建在靈山上,更有靈氣。

 約半小時可到稜線上,旁邊有一間土地公廟可供休息,常來的人還在下面下棋、聊天,另外稜線上可以往北走或往南走,各有不同風味,北稜線是一段山頂草原的景象,上面有紫花霍香薊,全年都開花,味道特殊,可以隨意往回走,稜線步道尚未完全開發。

 另一邊的南稜線則有熱帶潤葉林的風味,初行不久會見到姑婆芋和枯木形成的美景,在附近的山坡上另有一條登山步道,可以到山頂,大約20分就可登頂,可眺望美濃平原和旗山、圓潭溪埔地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沈惠平 的頭像
    沈惠平

    痞客邦的沈惠平

    沈惠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