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進入關渡宮,先通過一長長的隧道。原來,現在大眾熟知的關渡宮入口,其實是關渡宮的後門。關渡宮位於前山,因腹地狹小,不易停車,後來廟方從後山開鑿隧道通往淡水河岸的這一邊。這邊腹地大,可設大型停車場。久而久之,遊客多從這一頭的隧道走進關渡宮。

關渡宮始建於清順治十八年(1661年),是北台灣最早的媽祖廟,甚至比郁永河來台北開採硫磺的年代還早三十幾年(註1)。關渡宮歷史悠久,不同時期不斷擴建,如今給人一種金碧輝煌的感覺。關渡宮雖然擁有三百多年歷史,稱得上是名剎,但卻已喪失成為古蹟的條件。廟裡勉強可看到的古物,是在古佛洞的入口通道上,有一個號稱「鎮洞之寶」的石臼。石臼上刻著:「甲辰年,關渡拓寬時,河底發現寶臼,經為本宮鎮洞之寶,願與善眾結緣,共享福壽。」石臼上放置一金元寶,供進出的信眾摸觸祈福。我以手觸摸石臼,從質樸的石頭表面,可以感受到歲月的刻痕。關渡宮卻將解說文字直接刻寫在這個石臼的外觀上,給人一種「一葉知秋」的印象。關渡宮擁有如此悠久的歷史,卻只能拿河底撿來的石臼來當鎮洞之寶,可說是「禮失而求諸野」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沈惠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